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入手,根据数学学科实践性和思考性相结合,形象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特点,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立体式思维 教学 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经济竞争的核心,更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和国际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
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人与生俱来对世界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是启发和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少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世界上也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悬殊。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较为严重,受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家长都不同程度的对学生进行应试培养而忽略了对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把好学生的标准与学习成绩挂钩,很大程度压制了孩子们对新事物的探求,对新问题的思考和对老师的质疑。如何转变填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创新思维开拓视野,提过解决新生事物的能力,应作为当前教学目标的导向。本文作者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启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立体式思维学习数学
传统教学多以文字性输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其主观能动性由老师单方控制,学生在严肃的课堂氛围中难以利用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所以容易造成压抑和枯燥式记忆环境,那么这种记忆往往是死记硬背,缺乏知识间逻辑的灌输和联通。而立体式思维注重从各种感观刺激人体大脑,有助于学生更深刻认知新生事物和接受新鲜知识。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以为教学中通常把记忆局限于运动记忆、形象记忆和概念记忆,然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逻辑记忆和情绪记忆。前三种记忆较为枯燥和不连贯,学生往往需要通过反复而有意识的锻炼才能实现有效记忆的效果,如一些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而经过一段时间,所记忆的东西慢慢淡化而产生忘记或记忆不牢固。如果经过一个假期后,老师就上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测试,往往会发现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因此,如果我们辅助以多种方式立体思维式记忆,学生往往会记忆深刻。例如,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应用题教授时,可辅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和生活案例进行。
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可通过户外实践和兴趣问答丰富变换学生的学习环境。
二、鼓励学生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需具备的一种能力。沈金狗“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出新的探索(沈金狗,积极质疑,主动学习)。传统式填鸭教育往往把学生学习到从老师教授的知识为唯一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就违背了自然科学的理念,人类对知识的认知多处于一种规律的追寻,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采用批判式教育,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思维独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思考问题的环境,让他们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可参考大学论文答辩式的结尾,每堂课给学生留下可讨论可思考的空间,有浅入深,日久坚持,这需要老师积极地配合和热情的鼓励,同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和不同层次发现问题。例如,鼓励学生预习功课,预先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带着问题思考;学会提取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围绕课题,展开联想,连贯之前以学过的知识。
三、开发合作式学习
一般情况下,小学教学都是单独的学习方式,而往往在大学授课中有许多的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是指有多个学生同时参与而完成的学习方式,与单独学习方式相比,此种方法可纳入不同个性思维方式,会出现思维差异和思维争议。不同的理解方式和个性化差异会对同一个问题和内容产生不同层面、角度和深度的理解,必然导致个性化问题的产生,通过互动环节和老师的答疑,学生会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四、探索知识的灌输
中国式课本知识教学时,老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习题练习往往有正确答案或者参考答案。学生的思维模式就是往相同的结果努力。这往往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给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训练机会,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一些开放性课题和问题,让学生学会和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知识。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调研题目给学生,让他们通过问卷调查或翻阅图书资料的方式,以文字加数学的方式回答老师留下的课题,这样的课题并不存在正确答案或参考答案,仅是围绕一个题目展开的综合性分析。这种课题可以使孩子得到多方思维的锻炼和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老师应给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思路,例如鱼骨图法或逻辑树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适当增添百科知识
课本知识通常较为单一和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题效果和感觉,不定时添加或插入适当并相关的百科知识以达到缓解课题紧张学习氛围,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授课前可选用世界名曲调节学习气氛,是学生心旷神怡或产生新鲜感,便于在后期的授课中提高学习效率;或者向学生展示相关百科卡片,或就当是环境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可以不同程度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其喜欢授课环境,增进授课兴趣。
随机阅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学科教育]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
- [学科教育] 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 [学科教育] 如何提高数学课程的课堂教
- [学科教育]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探
- [学科教育] 谈钢琴基本功训练中的几个
- [学科教育] 在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上飞
- [学科教育]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
- [学科教育]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 [学科教育]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提高数
- [学科教育] 开放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
- [学科教育] 中学物理教法选择与优化策
- [学科教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常用语举
- [学科教育]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
- [学科教育] 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因材施
- [学科教育] 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之我
- [学科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